白銀市平川區(qū)人民法院赴復興鄉(xiāng)川口村開展巡回審判
來源:白銀政法網(wǎng)
責任編輯:薛皓方
發(fā)布時間:2019-07-19
打通平川區(qū)司法為民服務的“最后一公里”
——白銀市平川區(qū)人民法院赴復興鄉(xiāng)川口村開展巡回審判
本網(wǎng)訊 7月17日早上8點整,白銀市平川區(qū)法院共和法庭全體干警集體乘坐巡回審判車,開始了今天的巡回審判。
警車沿著崎嶇的山路行駛了近三個小時,終于來到了此次巡回審判的目的地——白銀市平川區(qū)復興鄉(xiāng)川口村。在川口村村委會的會議室里,共和法庭法官劉保棟和法官助理、書記員放置好國徽,擺上桌椅板凳和桌牌,一個簡易的“巡回法庭”就這樣布置好了。
今天巡回審判的是川口村的部分村民精準扶貧貸款案件。2015年11月,全省精準扶貧專項貸款工程的全面實施。復興鄉(xiāng)轄區(qū)的許多村民從平川區(qū)農(nóng)村信用社貸款5萬元,期限為3年。還款期限滿后,精準扶貧貸款戶均完全沒有還款的意愿,農(nóng)村信用社多次向貸款戶們催要無果后,便于2019年7月1日向平川區(qū)人民法院起訴所有尚未清償精準扶貧貸款的貸款戶。其中川口村村民王某某(化名)也在上述被告人之中。
由于該類案件涉及還款人員眾多,貸款戶們又都住在離平川區(qū)人民法院很遠的復興鄉(xiāng),道路不暢且路況糟糕,要想把當事人召集到一起十分不容易,而且會增加當事人的應訴成本,共和法庭法官劉保棟決定采取“上門服務”,將所有當事人集中到一起進行開庭審理。
在“巡回法庭”里,審判長劉保棟讓原被告雙方陳述辯論意見。“我們請求法院判處被告王某某立即償還剩余貸款1萬元。”原告農(nóng)村信用社的委托代理人吳某某說道。“我不是不想還信用社的貸款,只是我的兒子現(xiàn)在生了重病,需要不少錢看病吃藥,所以我沒有辦法一下子拿出來這么多的錢。我希望法庭能夠給我寬限一些時間,我保證到年底之前將剩下的1萬元全部還清。”被告王某某說話的時候,臉色通紅,顯得有些緊張。“王某某你的家庭情況法庭還是比較了解,而且你在還款方面較其他貸款戶來說還是比較積極的。原告是否同意被告的意見?”審判長劉保棟接著說道。“我方仍然堅持訴訟請求。不過鑒于被告情況特殊,且還款意愿較為主動,我方可酌情在之后的執(zhí)行階段為被告放寬還款期限。”原告委托代理人吳某某說完,被告王某某的臉色明顯好轉了很多。
“雙方意見陳述完畢,法庭將擇日宣判。”劉保棟宣布庭審結束。盡管庭審過程十分的簡短,但原被告卻均表示對今天的庭審很滿意,臉上都掛著輕松的笑容。隨后,劉保棟便開始了下一件案件的審理。
此次巡回審判,一方面是為了打通司法為民服務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上門解決精準扶貧類貸款案件,方便群眾參與司法案件審理,確保盡快回收拖欠的精準扶貧貸款,另一方也是通過公開巡回審理該類案件,讓眾多仍在持觀望態(tài)度的貸款戶們認識到拖欠貸款問題的嚴重性,向他們敲響法律的警鐘。
巡回審判期間,共和法庭審判團隊還主動邀請鄉(xiāng)鎮(zhèn)和村委會的干部以及村民旁聽案件、座談交流,聽取他們對人民法院工作的意見建議。審判團隊向來都十分注重聽取來自各界人士的意見建議,此次精準扶貧案件審理結束后,還與區(qū)部分單位的駐村干部進行了座談交流,就該類型案件的案發(fā)原因、貸款戶家庭情況、貸款拖欠緣由等問題作了溝通,幫助提高區(qū)法院巡回審判水平。(白銀市平川區(qū)法院供稿)